巧用联动机制 化解土地纠纷
近日,扎旗法院香山法庭充分发挥“法庭+警务+司法”多元调解机制优势,多方联动,成功化解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
10月31日,大壮夫妻和小帅一同到香山镇派出所,要求就村中一块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确认,小帅表示自己从2012年将土地承包给大壮夫妇,双方签订承包合同,承包期限约定为10年,而大壮夫妇则称当初约定的承包期限是永久。由于合同签订时间较长,双方均找不到合同原件,也没有相关图片与视频予以佐证。后小帅要求大壮夫妇返还其承包的土地,并赔偿其2023年的经济损失,将夫妇二人诉至法庭。
了解案情后,法庭立即联络香山镇派出所和司法所,启动“法庭+警务+司法”多元调解机制,立足职能作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双方均无法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仅凭记忆中合同的内容来进行阐述,且情绪激动,各持己见,调解工作一度难以进行。针对这一情形,法官立即采取“那顺调解法”中的“释法明理阐明诉讼风险、调判比较促动利益衡平”来推进调解工作,同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情法并重,分开调解,分别说明如果进行诉讼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引导双方当事人互相理解支持,换位思考。最终,在“法庭+警务+司法”多元调解机制的作用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当场签订调解书。
下一步,扎旗法院将持续加强沟通联动,发挥“法庭+警务+司法”多元调解机制优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综合运用“那顺调解法”,聚集群众需求,做实做好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提高基层纠纷化解效率,以实际行动促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2023“百日攻坚”行动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取得更大实效,为保障基层群众法治需求、服务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人:董若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