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旗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典型案例
4月7日,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召开金融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扎鲁特旗人民法院金融审判法庭庭长包海山发布了3件典型案例。3件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价值,展现了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努力探索金融审判,主动服务金融风险治理,护航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对助力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场发布会是通辽法院“法护营商”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
典型案例一:
某小额贷款公司诉被告甲某某、乙某、丙某某、某混凝土搅拌有限责任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
【基本案情】被告甲某某系被告某混凝土搅拌有限责任公司法人,被告甲某某、乙某系夫妻关系。2017年8月15日,原告某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与被告甲某某签订保证担保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1500000元,借款期限6个月,借款月利率12‰,违约月利率25‰。同日,原告与被告乙某签订夫妻共同还款人承诺书,与被告丙某某和某混凝土搅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订连带责任保证书。借款合同期满后,被告甲某某未能及时还款,向原告申请展期,原告给予展期到2022年7月30日,期间,被告甲某某偿还本金450000元,余欠本金1050000元及利息未能偿还,原告诉至法院并申请了诉讼保全。扎鲁特旗人民法院于2022年9月1日立案受理,9月22日开庭审理,庭前经主审法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被告甲某某、乙某于2022年11月30日前给付原告某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本息1400000元,原告放弃剩余371934元利息及自2022年8月21日起的逾期利息,被告丙某某、某混凝土搅拌有限责任公司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典型意义】金融借款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本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数量逐渐增多。本案中小额贷款公司作为贷款方,当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贷款人不仅可以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还可以要求借款人从逾期之日起对逾期本金部分,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从疫情的社会背景出发,小额贷款公司与混凝土公司都面临着较大经济压力,一保了之、一判了之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与营商环境的优化,不能充分体现司法的温度以及对营商环境的服务保障,案件经过法官多次调解最终妥善化解,一方面,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升了审判质效,另一方面,推动了案件快速实质化解,避免案件审限过长,保全导致生产经营不便带来的后果,较好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典型案例二:
某银行与甲某某、乙某某、丙某某、丁某某、戊某、己某借款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甲某某、乙某某系夫妻关系,丙某某、丁某某系夫妻关系,戊某、己某系夫妻关系。被告甲某某、乙某某于2017年3月1日向原告某银行申请农户联保贷款,3月28日与原告签订了《小额贷款额度借款合同》,以年利率12%、违约年利率15.6%借款50000元。同日,被告甲某某、乙某某、丙某某、丁某某、戊某、己某与原告某银行签订《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六人相互做了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为借款之日起至借款到期后两年。原告某银行当日向甲某某、乙某某发放50000元贷款。贷款合同期满后被告甲某某、乙某某偿还原告某银行部分借款本金及利息,但剩余本息未偿还,故诉至法院。案件开庭审理中保证人丙某某、丁某某、戊某、己某答辩称:不承担担保责任。主审法官经审理查明,案涉贷款借款期限于2018年3月29日已到期,保证期限于2020年3月29日到期,且原告未向法庭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在保证期间内向担保人催要过,故原告请求丙某某、丁某某、戊某、己某承担保证责任的诉讼请求被驳回。
【典型意义】金融机构是从事专业金融业务的组织,应当具有规范档案管理、积极参诉举证的业务能力。如金融机构对诉讼程序和证明标准缺乏了解、档案管理存在疏漏、不积极提交相关证据,可能产生败诉的不利后果。本案裁判贯彻平等保护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理念,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以司法裁判提示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规范运行,发挥了金融审判正面、积极的导向作用。
典型案例三:
某小额贷款公司与甲某某、乙某某借款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甲某某、乙某某系夫妻关系。2019年4月19日,被告甲某某、乙某某以夫妻共同共有的房产作抵押,与原告某小额贷款公司签订《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以月利率20‰、违约月利率25‰借款200000元,同日办理了抵押登记,原告还与二被告签订《夫妻共同还款承诺书》《财产抵押人承诺书》《抵押物同意拍卖书》。借款合同期满后,被告甲某某、乙某某未能及时还款,向原告申请展期,原告给予展期至2020年4月19日,期间,二被告偿还借款利息至2021年8月20日,剩余借款本金及利息未偿还,诉至法院。庭前主审法官多次引导双方当事人沟通、协商,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被告甲某某、乙某某于2023年4月8日前给付原告某小额贷款公司借款本金200000元及利息64000元,并支付自2022年12月21日起以本金200000元为基数,按月利率20‰计算至付清为止的利息;原告某小额贷款公司对被告甲某某、乙某某抵押登记的房产享有优先受偿权。
【典型意义】本案是人民法院依法保护金融债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小额贷款公司系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保护其债权,便间接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本案中人民法院调解解决小额贷款公司有债收不回的困难,一方面提高了诉讼效率,积极实现了人民法院的主动作为和使命担当,另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能够及时回笼资金,将更好地发挥融资渠道作用,更好地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
撰稿人:依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