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扎旗法院司法确认“清风效应”
绿了草原、醉了人心
作者:孙明剑  发布时间:2016-11-09 11:00:30 打印 字号: | |
  广袤的扎鲁特草原地域辽阔宽广,土地面积1.75万平方公里,人口31万。针对本旗地广人稀、农牧民诉讼不便的实际,扎旗法院党组班子,始终从满足广大农牧民诉求出发,锐意改革,创新管理。

   因需施策,建立起调解、确认“一条龙”服务体系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是近年来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一项重要创新,是人民法院运用司法程序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的司法保障,是人民群众非常值得选择化解矛盾纠纷的快车道。2014年伊始,扎旗法院以香山法庭为试点,推出司法确认机制。综合考量人民调解员素质和群众对司法确认机制的认知,法庭以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嘎查村屯巡回办案,大力宣传司法确认简捷、高效、诉讼成本低的优势,指导、规范人民调解员制作的调解协议,经过近三年的司法实践,调解、确认“一条龙”便民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操作简单、更贴近群众优势作用凸显,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缺乏严格程序性规定、缺乏强制执行力的软弱性得到了互补,司法确认机制低成本、高效率优势得到凸显。三年来,扎旗法院仅香山法庭通过司法确认程序处理案件就达40余件,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专业调解组织庭外调处纠纷达300余件。

  巡回流动确认成为草原上一景

  “法官主动上门确认调解协议,我们以为得花多少钱,没想到一分钱不收,协议一方不履行,另一方申请执行法院还管,真是太好了。”申请人白某、宋某握住法官的手激动地说。2016年8月,法庭电话急促的响个不停,接通后,一位当事人要求能够尽快到现场解决一起土地争议纠纷。为快速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升级,法庭干警立即赶往事发地,同时邀请人民调解员一同前往。发生纠纷的当事人白某、宋某是地邻,春耕时,白某就发现宋某侵占了自家的一根垄,经双方协商宋某同意退还,但两家因琐事反目,宋某不承认侵占事实且不同意返还。法官、人民调解员了解案情后,拿来村里的土地台账,重新定边测量,勘验结论面前宋某不再争执,双方再次回到已经达成的调解协议:宋某于秋后给白某补偿200元,并于2017年春耕前返还白某一根垄。宋某虽明确表示不会反悔,白某仍旧担心。为彻底肃清分争,法官当场对双方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做出司法确认,并向双方出具裁定书。这种巡回流动确认办案方式成为草原上一景。

   网上在线确认,为当事人省时、省钱、省力

  “法官,您好,我们不去你们香山法庭能解决纠纷吗。”

  “为什么?”

  “我现在是在外打工回不去,我们村里姓李的欠我4万块钱,电话联系后,他同意今年下了秋给我钱,我打工出来之前,我们签了调解协议,但如果下了秋他不给,我还得起诉,我听说你们有个网上司法确认办案系统,通过网上司法确认后,能把事办了吗。”

  “是的。你可以不用过来,你进入法庭的QQ空间找到司法确认申请书样本然后书写申请书、承诺书,将身份证、申请书、承诺书、欠据、调解协议原件通过图片发到视频聊天页面上,并电话告知债务人一方拿着调解协议到法庭,签司法确认申请书、承诺书及受理通知书等相关材料,如果被告不提出异议,我们可通过电话联络你,同时通过视频形式,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

  “太好了、太感谢了,我可以不用来回跑就把事办了。”

  这是家住扎鲁特旗香山镇宝力皋村一位当事人与香山法庭法官的一段网上对话,当事人在外地打工,害怕债务人把粮食卖了不履行义务,自己又回不来,在与家人聊天中得知,法庭开通了网上司法确认系统,便立即加了法庭QQ号码,出现了开始的一幕。案件在法官与当事人通过百余条聊天记录中,终于让申请人面对面的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做出了司法确认裁定。像这样,为满足当事人快速化解矛盾的多元需求,扎旗法院积极探索便民新途径。根据“互联网+”战略要求,尝试运用网上QQ平台,建立起立案、咨询、视频调解、司法确认系统,实现纠纷解决的案件预判、信息共享、数据分析、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信息化确认方式。2015年以来,仅扎旗法院香山法庭一处共审结民商事案件600余件,调撤案件548件,由人民调解组织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约300余件,通过网上立案30余件,网上调解、确认7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400余次,实现了缓解审判压力、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双赢。

  扎鲁特旗法院以便捷、高效、灵活、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矛盾,如清风拂草吹绿了草原、赢得了民心。
责任编辑:扎鲁特旗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