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吗,我是香山农场四分场的,今年80岁了,刚做了手术,出不去,儿女因我找后老伴的事都不管我了,你们能来给我处理一下别人欠钱的事吗。”民声就是命令,接到老人的电话后,法官立即携带便携式打印机、笔记本电脑驱车赶往老人家中。
约40分钟的行车后,法官来到老人居所。老人紧紧握住法官的手哭诉说:“欠钱的不是别人,是我的小儿子,小儿子去年离的婚,又患了重病,还有一个9岁男孩要养,生活窘迫之时向我借款5000元维持生计,并给我出具了欠条,本来我也不打算追着他要欠款,可如今我做了手术,身上还带着引流管,过段时间还要进行二次手术,我也是没办法才向法庭求助的。”
从老人的话语里,法官感知到了老人的无奈和儿子的艰辛,故决定先不立案,到老人儿子家看看。儿子与老人不在同村居住,法官驱车走了约半小时,终于来到儿子家,破旧的房舍、凌乱的物品摆放、清冷的室温中老人的儿子和孙子在看电视。法官说明了来意,儿子眼圈有点发红,哽咽地说:“法官,既然我爹起诉了,我没的说,欠钱是事实,我就没钱,你们看着办吧,带我走也行。”见此情形,法官坐了下来,拉着老人孙子的手唠起家常,想不想爷爷,想不想妈妈,爸爸好不好,你上几年级了,爸爸不容易,你好好念书,以后要好好孝敬爸爸……法官一列的问话,让儿子落泪了,大男人一大颗一大颗泪珠从脸上滑落,仿佛定格在了几年的心酸、无助和悲情之中,法官也再没说什么,空气凝固了许久,儿子终于低下头说:“我父亲也不容易,把我们拉扯大,我们也没尽孝,法官,你几句话,触动了我,我谢谢你们大老远该特意为了我家的事奔波,明天我就去借钱,给我父亲送去。”听到儿子这样说,法官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像这样由法官主动进村入户温情送法说教,使一件件、一桩桩家事纠纷、借贷案件、土地分争春风化雨、落地生根,在扎旗法院香山法庭已经是常态化的办案方式,他们身怀为民、爱民、亲民、护民的司法审判职责,只为把案件办公、把人心判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