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家住扎鲁特旗查布嘎图苏木的李某与开鲁县女子高某经人介绍相识、相恋并登记结婚。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并育有一双儿女,四口之家幸福满满,羡煞了左邻右舍。然而,一次小小的验血使这个幸福的家庭走到了尽头。原来,有一次儿子感冒需要化验血,李某无意中发现儿子的血型异常,决定做亲子鉴定来探个究竟,却遭到了妻子的坚决反对,气急败坏的李某追问妻子到底为何,在李某的一再追问下,妻子终于道出了实情。
七年前,高某在一次聚会中因醉酒与异性发生了关系并怀上了儿子李某某,高某没有将实情告诉丈夫李某并生下了这个孩子,高某原以为这件事情会成为她永远的秘密,她和李某的婚姻会这样持续下去,但终究纸包不住火。得知自己辛苦养育了6年的儿子竟不是亲生骨肉,李某忿然将妻子告上法庭,要求与高某离婚,并要求妻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及抚养费等共计75 000元。
乌力吉木仁法庭受理此案后,决定尽快组织调解。调解当天,双方“拉拉队”来了四五车,男方及家属情绪异常激动。面对这种情势,为避免双方发生正面冲突,承办法官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在调解过程中,高某显得比较平静,自知理亏的她同意“净身出户”并赔偿李某一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但表示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且没有经济能力赔偿李某巨额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说到此处,想到二人十年的婚姻,高某已是满脸悔恨的泪水……
倍感屈辱、情绪愤怒的李某坚决要求离婚并要求必须找出“小三”!“她为什么不告诉我?如果她当初告诉我,我们就把孩子做掉了,也就没有今天这回事儿!我往后日子怎么过?我父母的脸往哪儿搁?”积压已久的怨气和怒火如火山般爆发出来……待李某宣泄一番后,法官开始对其进行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经过法官的几番劝解和疏导,李某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十年的婚姻就此画上了结束的句号。
家庭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离婚案件的日益增多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诚实信用是法律的主要原则之一,而忠诚则是婚姻的基石。望着这对昔日夫妻远去的背影法官感慨万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