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特•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换个角度去看扎鲁特旗人民法院的一天,用真情去倾听法官们的心声,用文字去记录他们的言行。在图文中你会深刻感悟到法官的执着追求,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的脚步永不停息。
7点50分,法警队的值班干警早早地来到院内一楼、二楼值班区域。按照管理要求,值班法警要每天提前十分钟上岗,延迟十分钟下班,为了确保院内的安全他们风雨无阻。
8点,网络管理员出现在二楼机房,同往常一样在每天上班前对全院的网络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全院审判执行和行政工作正常运转。在六楼视频会议室,干警们正在早学。早学制度是扎旗法院坚持四年之久的特色制度,旨在通过早学提升干警综合素质,党组领导也按照要求每天参加早学。据了解,近期院内会对早学内容和形式升级改版,进而实现早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8点20分,一楼诉讼服务中心和审判法庭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来院登记立案的群众和参加庭审的当事人已经开始等候。今年以来,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443件,审(执)结1230件,同比上升了17.48%和18.50%。
9点,诉讼服务中心已是一片繁忙,当事人赵某(上图右2,化名)在法官的指导下很快办理完了登记立案各项手续,拿到了立案通知书,临走时他还对立案人员说:“真没想到原来立个案子这么快”,立案人员起身对他报以微笑,目送他离开了大厅。近年来,扎旗法院为方便百姓立案,先后推出了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和QQ网上立案工作,便民利民举措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9点40分,第一审判庭里(上图左),刑事庭法官正在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扎旗法院始终坚持宽严相济惩治犯罪,坚持打击与预防,惩治与挽救相结合,致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在第二审判庭里,民三庭法官正在对一起民事案件进行开庭调解。原告陈某是加拿大籍华人,因一份土地经营流转合同履行问题与被告发生纠纷。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对案件进行了法理与清理相结合的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制发了调解书。近年来,扎旗法院坚持调判结合化解纠纷。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开展诉调对接、司法确认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截至目前,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032件,调解和撤诉769件,调撤率为74.52%。
10点25分,在执行局办公室,两名执行干警正在准备外出执行的相关文书(上图左),这是他们今天第二次准备外出办案。对于早出晚归、风餐露宿的生活他们早就习以为常,有时为了能够找到被执行人,他们往往伴着凌晨的星星出发,顶着高挂的月亮回家。在一楼的诉讼服务中心里,立案庭的法官正在用选号机为当事人确定鉴定机构。扎旗法院高度重视司法辅助工作和司法便民工作,为便利群众,下大力度配置复印机、选号机和查询机,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民的诉讼服务中心。
11点,在四楼,民一庭的王法官正在满头大汗地“搬家”,为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执行工作水平,经党组研究,决定利用民一庭的一间办公室建设网络查控系统,建立查控室。前党组领导退下来的王法官笑着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只要是能促进咱们院发展,还能让我在审判一线发挥光和热,搬家也是件高兴的事。”在民一庭的对面,审管办的法官正在一丝不苟地评查着卷宗。扎旗法院高度重视审判质效提高,科学化审判管理,以不断促进审判执行工作水平的提升。
14点30分,第四审判庭里,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正在开庭审理。82岁的李老太(化名)将6名不孝子女告上了法庭。老人住在通辽的敬老院里,因实在无力支付费用无奈下具状起诉了儿子女儿,老人对法官说:“自己一共育有子女8人,小儿子对自己挺好,也管一些生活起居,大女儿家庭困难,就不告他俩了,但是其他孩子一定要告!”老人主张每年每名子女给付赡养费2800元,这对通辽地区的经济收入来说实在不算要求过高,但子女们纷纷表示不愿履行义务。法官在庭后语重心长地对各被告说:“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为人子女,孝敬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法律的制裁可能让你无地自容,但良心的谴责却会伴随终生,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要给人生留下遗憾!”希望通过这番话能够唤起他们的良知。
16点,办公室档案员正在对卷宗整理归档,与此同时,几名干警正在基层进行调研。院党组还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承办全市兵乓球比赛的有关事宜。
5点50分,笔者在整理稿件时,一楼执行接待室还有执行干警在给当事人做工作,办公室和法警队工作人员正在对院内基础设施做着调整,还陆续有基层法庭的干警正在下乡返回的途中……
扎鲁特旗人民法院的一天,有太多是镜头和文字无法发现和收录的,但这所有的一切辛勤努力都在那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状还有当事人案结事了、定纷止争,权益得到保护后的一张张笑脸中得到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