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法院司法确认程序真是既快又好又省钱,这比种地上保险还靠谱。”两位申请人手拿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做出的司法确认裁定书满意离开。
申请人是扎鲁特旗香山镇双龙村的村民,因相邻“一根垄”争议地打到村上调解员家,经过调解员上山查勘、耐心调处,双方终于达成共识。但两位申请人还担心春播时对方不履行协议,仍缠住调解员要“保证”。一时间人民调解员犯了难。情急之中,调解员想到村口法院立下的诉调对接宣传栏,于是建议申请人到香山法庭走司法确认程序,两位申请人走近宣传栏,认真看了法院的诉调对接宣传栏中关于司法确认流程图。“这是真的吗?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得到快速确认,如一方不按协议履行,对方就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怀着半信半疑的申请人来到法庭。接待法官在认真审查双方的调解协议后,立即向两位申请人发出了受理通知书,并快速做出了司法确认裁定书,于是就出现了故事开头的一幕。
扎旗法院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多发、易发,案件数量急剧增多的实际,不断拓宽纠纷化解渠道,深入开展新常态下的诉调对接工作,重新细化诉讼调解和非诉讼调解组织对接方案及流程,建立以司法审判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的互联互通硬性机制,彻底打破以往诉调对接工作中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一是设置网络衔接平台。在法庭专门设立信息室,配置电子计算机,对所管辖自然村屯基本人员信息、手机号码全部录入,概括了解村内各农户之间关系,对特邀人民调解员、聘任调解员和重点人群、矛盾易发点详实掌握,以便及时调处矛盾纠纷;接通外网,安装视频摄像装置,实现与偏远嘎查村屯、矛盾易发、高发诉调对接联系点联络,保证矛盾纠纷能够在第一时间指导、调处、化解;同时开通法庭网上QQ立案系统,网上微博,利用这一平台,告知当事人走小额诉讼、诉前调解、委托调解、行业调解、司法确认等相关内容,其简易、便利、快速、低廉的优势结成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的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运作调整系统。二是邀聘两支队伍。即特邀调解员和聘任调解员队伍。特邀调解员在辖区民调组织、乡镇司法所、派出所、行业中选聘,充分发挥民调组织、专业人员在调解衔接工作中的优势作用。聘任调解员在嘎查村屯中德高望重具有一定调解经验的人员中选聘与基层法庭法官一起从事调解衔接工作。三是设立诉调对接联系站点。即在案源较多、偏远的嘎查村屯设立调解衔接联络点,同时对各站点均配备电脑、电话和网络视频系统,确定责任法官,定期联系,开展共建,进行互动交流、第一现场指导工作、以案普法。自新民诉法实施以来,仅扎旗法院香山法庭一处,通过诉调对接程序,庭外化解纠纷179件,委托调解化解矛盾纠纷34起,利用网络视频系统指导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16件。实现了司法服务的高效与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