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年迈老人居无定所 巡回法官倾情“筑巢”
作者:孙明剑  发布时间:2014-09-05 11:21:25 打印 字号: | |
  “现在我们老两口中了,太谢谢法官了。”王老太激动地说。

  说话的王老太家住扎鲁特旗香山镇大柳树村,现年64岁。王老太自幼家境不好,其父精神失常,母亲疯疯癫癫,苦难的童年让他饱受生活的磨难。16岁那年王老太被迫嫁到邻村比其大19岁的丈夫,与其生育一名女儿,20岁那年,丈夫外出不幸遇难,她带着不满4岁的女儿回到本村,嫁给第二任丈夫,生育一名男孩(长子),但好景不长,第二任丈夫又患疾病去世,王老太只好独自带一儿一女艰难度日。为维持生计,养活一对儿女,王老太再次嫁给第三任丈夫吕某,再次与其生育一男孩(次子),次子六岁那年,第三任丈夫在一次劳动中因被飞溅的石块击中头部,丧失思维能力和正常人的生理能力,这使原本苦难的家庭几乎陷入绝境。王老太为了能让三名子女糊口,起早贪晚、不辞辛苦的劳作,但仍是勉强度日,这时有个姓牟的外乡人,走进了王老太的生活,他入赘王家,与王老太共同照顾其患病丈夫,供养三个儿女,牟某在王家一干就是30多年,现如今已是72岁老人,这期间王老太的女儿已经是找了婆家,儿子均已成家。为不给儿女找麻烦,两位老人在次子成家时就独自搬出来居住,但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王老太患上重病,为了治病,老人花光了积蓄,卖了所有家当,还欠下高额外债。

  居无定所的老人只有借助好心人要坍塌的房屋居住,而王老太的三个子女在只给老人一定数额的治疗费后,均表示无力再管,对王老太目前处境视而不见。情急之下,王老太给香山法庭打了电话,法官听了老人的哭诉,当日下午就来到老人居所,免费受理了该案,并立即找到了老人的三名子女现场调解,在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的教育下,三名子女终于同意履行对母亲赡养义务,但对牟某均明确表示不予负担。王老太与牟某生活多年,已建立深厚的感情,他不愿见到子女不接受牟某的这一事实,在一边无助的落泪,见此情景,牟某主动放弃了对三名养子女要求赡养的请求。

  吃饭问题是暂时解决了,但风烛残年的老人,无力建房,住的怎么办?老人陷入无奈之中……

  为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法官多次深入该村寻找解决问题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法官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调查中法官发现,王老太次子原来在该村还有一处住房,为能使次子腾出住房,法官不厌其烦的找次子及儿媳,也许是法官的坚持、也许是子女的醒悟、也许是人本性的善良,王老太次子终于同意把闲置的房屋给老人居住,一场 “筑巢行动”终于在法官的用情调和下落下帷幕。

  深秋将至,寒冷的冬天也要来临,王老太和老伴这个冬天一定会过个暖冬。
责任编辑:扎鲁特旗人民法院